引子 找工作的事情已經(jīng)落定一個月了,這幾篇文章也寫了有一個多月了,當時寫的時候就說,給自己看,也會貼到常來的找工作版面作為回報,后來一忙起來,又給忘了。今天積攢rp,內容有多大價值,大家自己掂量。
簡單介紹一下背景,計算機,博士,上海某一般外企。
博士招聘網(wǎng):我的求職(引子) rp起起落落,offer來來去去,到頭來不過是一個幾尺工位而已。這是境界,但不是我的境界,只是我的向往,或者說我預料到當我和所有看我貼的人老了以后,都會接受這句話,我也知道我和所有看我貼的人現(xiàn)在都不會接受這句話。 幾尺工位的背后,是很多關于選擇的故事。為什么需要選擇?因為有不同。為什么有不同,因為心中有標準。為什么有標準?因為我是個正常人!當我達到一眼看去,都是幾尺工位的境界,我也不需要工作了。我的標準其實上學期開始的時候已經(jīng)在簽名檔里面寫過——for a better life, not a better job. 當然,很多人和我爭論,生活有多大部分是工作?沒有好工作,哪有好生活?每個人的標準不同,每個人的理解也不同,愛解釋解釋去。比如我去上海的理由,主要就是空氣好,我選擇了更好的空氣,over。 我找工作的過程不長,也不復雜,在家里卻因為材料不足,心情浮躁,很難組織出一個完整的紀實。我記得最清楚的首先是一些結論,從這些結論才想得起來一些事情,就用這些結論做線索來寫吧。我的本意不是給人什么經(jīng)驗,我又沒有去什么google,baidu,tencent,microsoft,morgan IT,SLB BGC...。大家隨便看,隨便拍。
找工作就是一場考試,需要好好準備
先來點技術流的。
我們經(jīng)歷的考試已經(jīng)夠多了,最后結果大家都了解,雖然有人好一點,有人差一點,但是認真準備了的都能通過。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我的CRL面試。一般找技術類的工作就是幾個類型的考試,筆試,技術面試和hr面試。
筆試一般偏基礎一些,智力題,寫程序,數(shù)據(jù)結構,網(wǎng)絡,操作系統(tǒng),數(shù)據(jù)庫都有可能,看職位的方向和出題的風格。我沒有可能像實驗室的碩士一樣全職找工作,只能抽空挑些來復習了。不管筆試還是面試,我一般只能在前一天投入全部時間準備,平時晚上看一些算法和編程。從性價比來看,我對自己的復習還是很滿意的,通過了兩個技術筆試,只有cisco的掛掉,方向不一致,沒啥好遺憾的。筆試了出來感覺都不好,然后上網(wǎng)一看,那些討論的人大多題都看不懂……回想一下,還是得益于當年的基本功,稍微翻翻書,基礎都能想起來。
技術面試就不好說了,各種風格都有,網(wǎng)上看過各種bt的,但是一般趨勢還是在自己的方向和對方的需要之間找個平衡,問者是,答者也是。面試以前了解一下公司的產(chǎn)品和職位的要求還是必要的。我沒有遇到過特別讓人難受的面試官。技術面試只有CRL沒有通過,大多聊得比較開心,雖然也有弱點,比如手寫程序一團糟,但是總能給我機會發(fā)揮一些自己的長處。
關于hr面試,以我的點點經(jīng)驗來看,hr都是用的一個題庫。他們(準確的說是她們)大部分時候例行公事的抽幾道題出來問你。這個題庫不大,準備20道題足以應付90%的hr了。比如為什么要來我們公司啊,你有什么優(yōu)勢缺點啊,你平時的愛好啊……上網(wǎng)搜一搜,一堆堆的模版。當然,都要根據(jù)自己的目標準備一下,稍微的排練一下,我覺得,對各種問題,最理想的狀態(tài)是達到在現(xiàn)場講的時候,有一點點一邊思考一邊說的感覺,不要非常熟練,當然也不要磕磕巴巴。很多時候,hr會根據(jù)你的回答問后續(xù)問題。臨場應變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一種特例是群面,我只經(jīng)歷過一次,至今沒有想清楚有什么問題,但是別人給的結論是思路不夠開闊,不自信。除了hr看走眼了,我想不出來有什么原因。群面對我來說是很神奇的東西,技術類工作用這樣形式的不多,聽說華為用,選的都是說話最少的。這個我就不多說了,讓神奇的繼續(xù)神奇吧。
面試是技術也是藝術
面試有多少是靠所謂的長期修養(yǎng)?不管面對什么人,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,必然逃不脫自己平時給別人的印象。盡管可以根據(jù)各種技巧來做一些修正,我仍然相信一些基本的東西是不可改變的,輕易的掩飾和改變不一定會有好的效果。更重要的是,面試官的喜好更加難以捉摸,本色最好,不要拉倒。我見過幾次一起參加面試的學生,穿著蹩腳的西裝,整成了民工回家的氣質(不帶歧視的哈),我是面試官就不會要他。由于我面試的職位關系,面試官都不怎么穿西裝,我一般穿的也都是平時穿的衣服,稍微選擇一下就好了。另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進入角色。 不掩飾不意味著不表演,作為學生要表演得像你得到這個職位以后工作的樣子。技術的邏輯性強一些,說問題清楚些,市場的講問題可能更加圓滑,有說服力和親和力。同樣的問題,同樣的答案,有無數(shù)種說法,需要自己選擇。
自我介紹考驗對聽眾需求的把握,不是你對自己的了解。自我介紹我準備了兩個版本,一長一短。短的概括性強,突出特點和關鍵信息。長的比較全,經(jīng)歷,技術,性格,愛好等等都包括。長版沒有機會全部用到,但是絕對需要。大多數(shù)時候自我介紹并不是按照你的希望開始的,不同的面試官會加上一些限定詞,比如給多少時間,比如只講愛好和性格。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是隨意分拆自我介紹,從一個自己熟悉的文本當中,迅速尋找到應該從哪里開始才是面試官想聽的,應該講多少面試官會比較滿意,不要只會I am a student...有些面試問題也可以從自我介紹中尋找答案,準備好的敘述詞語總是比現(xiàn)場組織的好用。
應對的藝術。面試就是人和人的談話,自然的表現(xiàn)可以給人第一位的好感覺,但是面試官的任務就是讓你受刺激。我一般的應對原則和平時是一樣的,不會的問題,只要我確定了不能回答,馬上承認,最多是語言上修飾一下,不會繞彎。可以回答但是沒有準備的問題,我一直覺得自己在這種情況表現(xiàn)稍差一些,經(jīng)常面試后都覺得還可以在現(xiàn)場發(fā)揮更好。可以建議的基本方法是,迅速組織出幾個必須要提到的要點,而不要急于想到什么說什么。面試我一直堅持盡量客觀的表達看法,我知道有些人可以信口雌黃的去描述一些完全不了解的東西,也能忽悠到一些同樣水平的面試官,但是那不是我的風格。
英語篇 學英語要一點一點的來,不過對大多數(shù)人來講,這個想法持續(xù)到40歲也就差不多了,實際行動20歲以前就結束了,我雖然沒有覺得英語是問題,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了很多求職的學生。
這里主要指的是口語,如果英語的筆試題看不懂,多看一些類似的東西很快就能提高。口語確實不是短時間可以提高的,很多地方的人天生口音與英語不合,一些發(fā)音從小就沒有發(fā)過,加上在國內18歲以前的英語教育普遍不重視口語,基本發(fā)音走形以致難以改變的例子太多 。我們又不是英語國家,加之地大物博,各種口音想要被普遍接受太難,自己國家的人互相聽英語都有重重障礙,何況說給老外聽。不要以為我們在餐桌上笑話什么印度英語日本英語很糟糕,別人的口音早就被英語母語國家接受了。
另一個口語方面的問題是是表達流暢,不求語法準確,但是一定要讓別人迅速明白,腦袋里面裝滿了單復數(shù)和時態(tài),再加上詞匯替換能力不足,怎么可能流暢?說漢語誰會考慮這種問題呢,還是自己英語教育惹的禍。要知道會說英語的印度人的表達流暢程度,絕大多數(shù)國內英語教育出來的人是達不到的,因為人家用得多。
悲觀一下,回到面試上來。英語面試,最重要的不是說英語,是說別人想聽的!內容比形式重要,否則面試是沒有意義的!如果心里面始終是一根弦繃著,我在說英語,我在說英語,那不可能有好效果。英語面試可能出現(xiàn)在任何一種面試中,我個人覺得,除了單獨的英語面試,別的就是普通面試,換個語言而已,可能和hr說,可能和技術經(jīng)理說,也可能和大老板說。重要的是別人的問題,不是說英語。說漢語也會經(jīng)常的改口或者修正,說英語當然可以這樣。如果確實口語不行怎么辦?個人覺得瘋子李陽那套東西還是有些用處的,膽大第一,自己悶著頭說就是,愛怎么說怎么說,還要做出一副自信的樣子,至少能給人一個自信的印象。
聽過很多人說英語以后,對這個問題我確實很悲觀,多說無用,就這樣吧。
所謂心態(tài)平和
技術流差不多了,來個意識流。
所謂的心態(tài)平和,在找工作的時候,都是有限的平和。 找工作的時候人會想很多關于將來的事情,雖然以前也會想,但是這個時候關于將來的想法更加起伏不定而且更加具體。似乎每一次面試都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在等待,但是又都這么經(jīng)不起推敲。似乎每次自己都很難達到最完美的發(fā)揮,但是又都不難。和找工作有關的事情發(fā)生的時候,比如面試完了,接到新一輪面試通知或者被拒等等,心情都會起伏一下,長則一天,短則2個小時。似乎是不可改變的定式。才開始還要責怪一下自己心理素質不好,后來習慣了就算了,情緒波動的時候就不工作,干些無聊的雜事也就過了。
其實我覺得自己在經(jīng)歷IBM的事情以后就已經(jīng)坦然很多,特別是在得知各種牛人都沒有進去,crl發(fā)的offer還沒到兩位數(shù)以后。有第一次被拒就有第二次,沒啥好奇怪的。很多拒絕都沒有什么理由,如果為了這些東西煩惱,實在是沒有意義。比如三星在hr電面和英語面試之后就把我拒了,和hr五分鐘的電話能判斷出來多少東西?無聊的例子還有很多,輕易貶低自己和面試的公司,都不是找工作的好態(tài)度。那些公司里的事情我們不會了解很多,但是現(xiàn)在的各種面試都是人家的經(jīng)驗使然,人與人之間的判斷沒有人保證過完全的科學性和正確性,現(xiàn)在找工作的人這么多,錯殺幾個太正常了,公司的目標也就是保證大部分招進去的人都合格。站在全局和概率的角度看問題,始終是一種很好的放開自己情緒的好方法。比如我投了可能不到20份簡歷,有一半給我第一輪機會,第一輪有一半通過,第二輪又一半……最后手上3個offer,這就是正常的過程。站在公司角度也差不多就這么一個過程。
坦然歸坦然,煩惱的來源可能有很多種,坦然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。我對待職位和公司對待我們一樣,也分等級,一些不看重的職位失去了沒什么感覺,拒信可以一笑而過,而另一種煩惱卻常常難以擺脫。同學熟人一起去面試一個單位,別人晉級自己被淘汰,總是很不舒服。我承認各種不平,嫉妒,自以為是的情緒會時時控制我,不過誰又能擺脫呢
|